有茶有器 首页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茶器随茶的品饮方式变化而变化 ,逐渐发展到了今天的这种格局 ... ... ... ... ...

2019-9-14 15:15| 发布者: lysun| 查看: 4301| 评论: 0

摘要: 书接第四篇《茶器猛回头》 第四篇 茶器猛回头上一篇写了历史上的茶器茶器随茶的品饮方式变化而变化逐渐发展到了今天的这种格局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不看也没什么损失 茶器发展到了今天有太多资源涌入茶 ... ... ... ...

书接第四篇《茶器猛回头》

 第四篇  茶器猛回头

上一篇写了历史上的茶器

茶器随茶的品饮方式变化而变化

逐渐发展到了今天的这种格局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不看也没什么损失

 茶器发展到了今天

有太多资源涌入茶器行业

使之变得前所未有的繁荣

变得非常值得玩味

  从普通玩家的角度,回顾这些年玩茶器的过程,也大致有个脉络,最早是宜兴紫砂壶,之后是柏采、问鼎这一类入门级的汝窑,后来是晓芳、天予、台湾天目、志野等台湾名家作品,然后是各类景德镇瓷质茶器。从工艺角度来讲,一般玩家也有个逐渐递进的过程,先从紫砂开始、然后是汝釉、天目、柴烧、志野等,而后逐渐会接受青花、颜色釉、粉彩、斗彩、古彩等。


第一部分  台湾茶器的迅速崛起


   应该说,当代茶器甚至说当代茶文化始于台湾,后来随着内地经济越来越好,两岸交流也越来越多,才逐渐传入并迅速被广大茶友接受。


台湾茶器的起步


  台湾早在日本侵占时期就开始生产一些日式茶器,那时候主要是销往日本本土和东南亚国家。战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调理,台湾当局为了证明自己是中华文明的正统延续,于上世纪60年代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客观上为台湾陶艺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70年代以前台民间泡茶多以一种名叫“冲仔罐”的粗陶壶为主。

  70年代台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岛内人民喝茶风气日盛,台湾茶艺也初步成型,市场的需求也使得出现了一些适合台湾茶艺的本地产茶具。同时期,台湾外销仿古瓷的活跃,也为其储备了大量行业人才。蔡晓芳便是于1975年成立了晓芳陶艺有限公司,他在1974年成功烧制“宝石红釉杯”被认为是正式开启台湾茶器的序曲。



让宝岛疯狂的紫砂


  但那个时候,在台湾上层社会最受追捧,最风靡的茶器依然是来自宜兴的紫砂壶。

  在1987年以前,两岸还是彻底隔绝的,台人获取紫砂壶的途径只能通过香港周转或渔民夹带,好物难得,就更显得珍贵,当时的台湾茶客以收藏宜兴名家紫砂壶为荣。

  1987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紫砂壶通过正常贸易途径进入台湾。

  1993年,“宜兴陶瓷艺术作品展会”代表团首次访问台湾展出10天,包括顾景舟在内的多位紫砂名家随团前往,一时轰动宝岛,岛内众多政要、富商、文人、百姓争相前往参观。“紫砂热”这把火在台湾越烧越旺,一段时间以来台湾成为宜兴紫砂的最重要市场。一把名家紫砂壶动辄几十万。


  但是到了96年台湾紫砂收藏热突然降温,狂热的紫砂市场崩盘。降温崩盘的原因有很多,今天我们仅从茶器行业本身探讨。

  首先是紫砂行业自身的问题:

  一,紫砂从业者缺乏创新,几十上百年来器型几乎不变,使藏家审美疲劳,偶有创新者又大多不敢恭维。

  二,大批从业者投身其中,大师头衔众多,但价格却天壤之别,让人摸不着头脑。三,假冒、代工、化工、注浆壶泛滥,给紫砂壶市场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其次是外部原因:也就是更符合现代台湾茶文化审美的本土壶开始成熟起来并大放异彩。


台湾陶艺家的茶味觉醒


  我认为宜兴紫砂壶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台湾壶的发展,台湾饮茶之风盛于内地,很多原本不做茶器的陶艺家,本身就痴迷于茶,在紫砂壶盛行的形势下难免不会技痒,大家都是玩泥巴的,凭啥我要花钱买你的壶,老子不会做吗?不但会做,而且想咋做就咋做。所以,宜兴紫砂壶与台湾壶的此消彼长,也很难讲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还是别人更努力。

  不仅仅是紫砂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台湾各类茶器都快速发展了起来。以至于开始慢慢影响大陆,形成一种文化反哺。

  大概到了2010年左右,台湾茶器开始如洪水猛兽般迅速占领了内地各茶器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号称“当代官窑”的晓芳窑;被称为“瓷疯”的刘钦莹石桥窑。还有专注于某一品类的众多名家,如天目类的江有庭、邵椋杨、罗森豪、邱藏亿、郭明庆、江玗等;柴烧类黄大安、郑水圳、吴金维、李仁嵋等;志野类陈九骆、吴远中等;汝釉类章格铭、李永生等;岩矿壶类邓丁寿、古川子、三古墨农、洪锦凤、游正民等;还有致力于黄金铁陶的吴晟志;专门制作青蛙造型各种茶茶器的林義杰;陶艺大师蔡荣祐及其子蔡兆庆的茶器作品;擅长做玻璃茶器的自慢堂;量产创意茶器的陶作坊等。一些茶周边产品也是名家辈出,如翁明川的竹雕作品,一些陶艺家制作的茶船、壶承、水盂等也成了茶席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台湾茶器、台湾茶文化的发展,之所以能早于内地,并自成一派,除了其经济发展的较早之外,主要还是因其内在的独特文化构成。

  首先台人饮茶自清末以来就“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人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这是其最根本的文化内因,台湾茶艺文化本就是发展于潮汕功夫茶。

  其次,长期被日本侵占,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受日本茶道文化影响。

  再次,战后蒋统时期开展了长期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极大地增强了台湾人民的民族认同感。

  最后,适宜的种茶环境和相对完善的制瓷工艺为茶文化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

  总之,骨子里对茶的痴迷和文化多样性,使台湾能够融合各种文化之长而为茶所用,最终形成自独特的台湾茶文化并引领华人地区。

 

第二部分 起步晚发展快的大陆茶器市场

 

  大陆经济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腾飞,随之茶也重新以一种精神符号的象征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茶器随茶的兴起而逐渐被人重视。


紫砂市场的日趋成熟


  和台湾一样,最早被人们拾起来的也是宜兴紫砂壶,台湾紫砂市场遇冷之后,大陆接棒,名家名作开始成为当时一小部分高收入人群的热门收藏品,但是更多人只能购买一般工匠的作品,即便如此也因与之前批量生产的模具壶有了很大的区别,令壶友们爱不释手。随着紫砂热度越来越高,一些早年销往台湾的老壶和名家作品又开始销回内地,称为“回流壶”,关于紫砂壶开壶、保养的知识、规矩也大多受台湾影响,什么甘蔗开壶、豆腐开壶等说法反而让宜兴当地工匠感到莫名其妙、哭笑不得。

  内地紫砂壶热发生在台湾遇冷之后,也可能是紫砂市场经过一轮的疯狂与消沉,成熟了很多,也可能是起初内地市场茶友密度没有台湾大,总之在内地市场没有出现像台湾那样疯狂的场面,大部分人对紫砂的态度是个人收藏和使用。虽然这两年市场稍有遇冷,但我认为一方面是与市场大环境不好有关,并没有遇到大规模崩盘;另一方面,紫砂市场的进一步成熟的表现,是大家越来越懂壶,购壶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

  这几年具有较强不可复制性的老壶、顶级名家精品依然持续走高,一般级别的收藏品或实用器只要你特点足够鲜明,价格合理,依然很受欢迎,而普通工匠制作的没有什么风格特点、做工一般、价格虚高的就越来越不好卖了,所以说紫砂市场不是不行了,而是进步了!

  市场进步的另一种体现是越来越多的匠人、工坊懂得产品设计、品牌形象建设和市场运营了,毕竟紫砂壶作为雅玩之物是具备一定精神属性的,你能给购买者更多使用之外的价值,自然就能获得更多的回馈。


台湾茶文化反哺大陆


  本世纪初,随着内地茶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茶器越来越重视,需求越来越旺盛,不知道是舶来主义作祟还是真的感受到了茶文化的精妙,看起来更时尚、更高级、更符合现代审美的台湾茶文化、台湾茶器,吸引了一批年轻受众。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的台湾茶器迅速脱颖而出,一鸣惊人,以晓芳窑为首的台湾茶器备受茶友们的追捧和喜爱。这让一些只喝咖啡从来不喝茶的都市青年开始热衷于各种茶器的收藏。

  2010年至2015年这几年,台湾茶器火遍了整个茶友圈,人们在喝茶时若没有件像样的茶盏,若不能信手拈来一些台湾茶器名家的资讯,便显得有些OUT了。

 

  大概从那时起,喝茶、玩茶器不再是老头子们的专属活动,而是成为很时尚、很高级的玩意儿,普遍被大众接受和喜爱了。

   其实也很难讲是因为内地茶友对台湾茶器的喜爱而推动了台湾茶文化在内地的普及,还是因对台湾茶文化的渴望而带动了台湾茶器。总之,台湾的茶文化逐渐传入内地,台湾茶器也火的一塌糊涂。

   发展相对成熟的台湾茶文化传入内地,其实是给内地茶人恶补了一课,包括茶器在内的台湾茶文化,就如同一汪甘露滋养了干涸的内地茶业市场,摆设茶席的礼仪规矩,各种茶器的工艺玩法,让人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在探索的过程中往往会发出“茶还能这样玩”、“茶器还有这样的”的感慨。

  公道杯的应用是当代台湾茶人对茶品饮方式变革的巨大贡献,此外对壶承、茶盘、水盂甚至壶的材质、工艺、形态的变革也使台湾茶文化的外在形式更加完善。关于台湾茶文化的一些有意思的情况,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讲。

  台湾茶器也给内地从业人员上了一课,以往内地的匠人们似乎只愿意关注产品的生产环节,而并不关心其精神内涵,也不懂产品定位,更不知道如何运营品牌。认为只要我的东西好,就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如果没有比别人好,那就吹牛逼,硬说比别人好。

  前些年大多数老一辈的陶瓷从业者,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学训练,什么器型啊、绘画啊都是师傅手把手教出来的,怎么教的就怎么学,不懂创新和设计。

  大多数的从业者并不喝茶,或者只喝“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并不觉得喝茶是一件多讲究的事情,这怎么能做出好的茶器呢?


王者归来景德镇


  经过这几年的市场熏陶与培养,尤其是一些年轻的从业者的加入,给传统制瓷行业带来了新的理念和生机,器型越来越兼顾实用与现代美学,构图越来越重视设计感,越来越接近当代人的审美了,越来越能与茶席的整体风格相符了,有些窑口也开始学习打造品牌形象。

   于是, 2015年以后台湾茶器热度消退之后,以景德镇为代表的的内地传统制瓷产业迅速接棒,杀入茶器市场,迸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

   台湾的陶艺家擅长结合不同工艺、文化在材质和器型上创新,他们擅长单色釉类瓷器的生产,但是对于工艺流程更复杂的绘画瓷烧制,那就比不上景德镇了。

  景德镇作为 “天下第一瓷都”,千百年来始终拥有着最完善的陶瓷产业链并保持着最高的陶瓷工艺水平。尤其是在以青花为代表的釉下绘画瓷方面,更是无人能及。所以,当景德镇的茶器创作细胞觉醒之后,几乎是以降维打击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的,这几年景德镇茶器烧制水平进步之快,即便是资深从业者都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早在本世纪初,两千零几年的时候,台湾茶器刚开始流行时,景德镇的“三大名窑”就已经相继有一定知名度了。春风祥玉(老贵和祥)、小雅和九段这三个品牌,都是土生土长的景德镇本地窑口,均擅长青花瓷茶器的烧制,但又风格鲜明、各有特点。

 

  三大名窑之所以能在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脱颖而出,主要是他们在国内茶器行业尚未崛起、其他从业者还热衷于展会瓷、仿古瓷、大师瓷时,他们就已经开始在茶器领域投入了比其他从业者更多的资源,专注于烧制高端茶器,并且以自己堂口为名强化自身品牌形象,从而奠定了其不可撼动的市场地位,也为日后景德镇茶器的大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除三大名窑外,同时期开始崭露头角的景德镇品牌还有一些,如艺林堂、余寅窑、赏瓷观窑、颜玉窑、玉春堂、真如堂、燕泥堂、居和堂、青雅轩、诚德轩、李善明等,但那个时候景德镇生产的茶器,从价格上来说还是比较低的,即便是三大名窑的作品,也难以和台湾茶器相比。

  除了土生土长的窑口,还有一些外来的匠人到景德镇,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景德镇茶器行业的发展,如来自台湾的石桥窑主人刘钦莹在景德镇设立的天予窑、来自台湾的何柏辉开创的柏采窑,以及北京寒夜茶香创办的问鼎汝瓷、北京博远堂烧制的粉彩作品等,这些外来的品牌从产品风格、品牌运营等方面给景德镇瓷器带来了一阵新风。

  在景德镇之外,其他陶瓷产地,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制作茶器的名家,如建阳烧制建盏的孙建兴、李达、蔡氏兄弟;龙泉的青瓷大师徐朝兴、有“龙泉三杰”之称的陈卫武、李震、刘杰等;原产地汝瓷大师朱文立等。

  就这样,在台湾茶器的刺激之下,在早期本土品牌先驱的引领之下,在外来品牌的推动之下,以景德镇为代表的本土茶器,就这样逐渐地开始发展起来了,起步虽晚但进步飞快,直到2015年前后迎来了与台湾茶器的此消彼长,正式接棒成为行业引领者。我们暂将这一年之前称为当代茶器1.0时代,此后称为2.0时代。


本土茶器2.0时代


  我说以2015年为节点,并不是指2015年以前就没有2015年以后就突然一夜爆发了,只是说2015年是一个相对明显的转折。

  以前做茶器但没进入大众视野的,以前不做茶器转而做茶器的,以前给别人做转而自己做的,以及景漂创业的、外来凑热闹的,一时间比比皆是。


  颜色釉、汝釉类的文俊窑、坑口、王波窑、者般、拾玉窑等;

  粉彩类的小孤堂、宝蕴阁、云居堂、子矜窑等;春风系的一峯窑、于君窑、晓花窑、王琳窑、陈凌燕等;

  擅长书法的陈逊、陈晋兄弟、沈国镇、熊金元(也应算作春风系)等;

  擅长青花釉里红的青如堂等;

  擅长斗彩的凃杏花、谈窑;

  擅长元青花的克勤堂;

  擅长仿古的陶人临古、自牧堂、宣和窑等;

  擅长神兽题材的梅香居等;

  擅长漫画题材的青春鸟窑;

  坚持柴窑烧制的祖传窑、耕雨窑、宋家山柴窑等;

  自成一派的立明堂;

  学院派的玄之山房;

  其他的如天義华、觉山隐窑、寒山窑、浣溪古窑、昀溪山房、等于堂、慢生堂等也都各有所长。

  其实不仅是景德镇,同时期龙泉继“龙泉三杰”之后又有“龙泉三少”;建阳出现了复烧柴窑的熊忠贵、“建窑四杰”等;宜兴出现了“器象”这样的新兴紫砂品牌;比较可惜的是汝瓷原产地汝阳,始终未出现在茶器领域大放异彩的茶器品牌。

  所以说2015年以后的国内茶器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市场越来越细分,各种工艺精益求精,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水平很高的作品。可以说是市场的需求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说是资金的流入重新配置了行业资源,使得优质资源流向了茶器领域。


跨界艺术家投身茶器创作 


  除了上述这些,还有特别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跨界艺术家的参与。

  代表人物陈雍老师是当代知名的潮流艺术家,2018年4月份一款小猪佩奇骑自行车的“社会杯”突然火了,一时间仿者以万记,这款杯子的原作者就是擅长将传统绘画和潮流元素进行融合的陈雍老师,同时也是大力水水官方特邀艺术家、YOHOOD潮流嘉年华特邀艺术家。

  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设计师转行的紫砂匠人龙文老师,作为已经功成名就的知名设计师,出于喜爱拜师学习紫砂制作工艺,又将书画、金石、平面设计等元素融入紫砂设计制作中,创造出了极具文人气息、独具一格的“龙文风格”,备受认可和好评。

  他们的跨界不是仅仅停留在与不同领域的从业者合作,而是亲自参与并主导另一个领域的生产创作,从整个行业来说,这算是直接的引入外因推动内在的发展,对茶器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国内的茶器经过过去这十几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这四五年的爆发,已经初具规模,初成体系了,传统工艺发挥得淋漓尽致,接下来一定是从“器”的内在文化方面有所进步。而且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一定会出现更好的产品和品牌,好品牌市场也会更好,一般的会很难生存,只能打价格战最后被淘汰。

  我期待中国茶器未来的发展。

  茶器,往前走。

  以上简单概述了一下中国茶器当代发展历程,笔者尽量求全,有遗漏者实属无意;由于篇幅关系未能一一详解,今后会找机会分别细聊。

转自:微信公众号-可以玩(生活逻辑)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